logo
  • 礼包中心
《三国演义》中的张郃碰谁输谁,为何被刘备孔明忌惮为“名将”?

对黄忠,大败。

张郃见黄忠,大笑:“你许大年纪,犹不识羞,尚欲出战耶!”结果与黄忠交手二十余合后,后方被严颜夹攻,大败而逃。

战,败,逃;再战,再败,再逃。张郃在《三国演义》里,几乎完美演绎了一个败军之将。但是,令很多同学不解的是,这样一个屡屡被虐的张郃,却被曹操深深信任,更是被刘备和诸葛亮格外重视。

书中写道,曹洪要斩张郃,郭淮谏曰:“三军易得,一将难求。张郃虽然有罪,乃魏王所深爱者也,不可便诛。”黄忠斩了夏侯渊后,玄德曰:“夏侯渊虽是总帅,乃一勇夫耳,安及张郃?若斩得张郃,胜斩夏侯渊十倍也。”六出祁山的诸葛亮,更是对部下警告道:“张郃乃魏之名将,有万夫不当之勇。”

张郃这个“魏之名将”的头衔,从天上冒出来的吗?《三国演义》这不是写得前后矛盾吗?

的确,《三国演义》前半部把张郃黑得太惨了,所以后面不好圆。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上,张郃的确是曹魏依之为长城的国之名将。

张郃是河间(今天的武术之乡河北沧州)人,黄巾之乱时就崭露头角,先后在韩馥和袁绍手下担任军司马、宁国中郎将。官渡之战中,张郃投降曹操,曹操大喜,亲自迎接说:“如微子去殷,韩信归汉也。”

在曹操帐下,张郃南征北战,击败过二袁、马超、张鲁,几乎参与了曹军每一次战役。他文武双全,深通军机,“五子良将”中,他与张辽是并列前排的。

蜀魏对峙中,张郃是一根最硬的骨头。

刘备很重视张郃。夏侯渊被蜀军击杀后,张郃退守阳平关,司马郭淮见三军无首,就说:“张将军,国家名将,刘备所惮;今日事急,非张将军不能安也。”于是众人推举张郃出任主帅,军心立刻安定,将刘备阻于汉水以南。

刘备感慨道:“当得其魁,用此何为邪!”意思是,要杀就杀魁首张郃,杀其他人有什么用!

曹操放弃汉中后,委派张郃统帅关中军队,守在最前线。

诸葛亮第一次北伐,兵精粮足,做了万全准备,一下夺取了天水、南安和安定三郡,关中震动,震惊曹魏,魏明帝曹叡亲赴长安督战,派张郃抗击蜀军。张郃不负众望,在街亭大破蜀将马谡,取得了一次关乎国运的决定性胜利,曹叡大喜下诏:“贼亮以巴蜀之众,当虓虎之师。将军被坚执锐,所向克定,朕甚嘉之。”别的不说,就凭街亭这一战,张郃就配得上一代名将。

诸葛亮二出祁山进攻陈仓,张郃告诉曹叡:“臣屈指计算,诸葛亮的粮草支撑不了十天。”果然,没过十天,蜀军就粮尽撤退。张郃料敌先机,给后世留下一个“屈指可数”的成语。

对于张郃的大将之才,陈寿在《三国志》里有高度评价:“郃识变量,善处营陈,料战势地形,无不如计,自诸葛亮皆惮之。”

说起来,就算《三国演义》专黑张郃,他一个人与蜀汉五虎将的四人全部交过手,虽败,却能全身而退,整本书没有第二个。

作为打满全场的曹魏名将,张郃的武运一直延续到公元231年。诸葛亮第四次北伐,张郃率军迎击,在木门谷交战中,遭遇飞矢不幸阵亡。那时的老将军,已经年近七旬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88 红星游戏活动中心-最新网游动态礼包放送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