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  • 活动公告
为何农村葬完逝者回家前不能说话?出殡后孝子还要独自去烧回头纸

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送葬者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,比如上面提到的,在埋完逝者,将逝者下葬后,回家前是不能说话的。

不仅不能说话,呼唤对方名字也不可以。

虽然农村送葬大多在早上11点之前完成,但还是需要格外的注意。

不能说名字主要是担心逝者记下名字,去找那个人。

而不能说话,其实也是担心言多必失说了不该说的话吧。

不仅如此,送葬者完事后,回家前需要跨一个火盆,换掉衣服后,才能进家门,关上门后,才能开口说话。

还有一些地方则规定,送葬者不能在逝者家属的家里面洗澡,哪怕是因为抬棺或出现意外弄脏了衣服或身上,都必须是回到自己家才能洗澡换衣。

比较普遍的认知是,送葬者在把逝者下葬后,不能回头看,以免逝者误以为送葬者不舍得自己,跟着回来,从而耽误逝者正常去往另一个世界。

逝者跟着生者,也会让人后背发凉,所以尽可能不要回头看。

不仅如此,还不能从原路返回,就是出殡时抬着逝者所走的路,下葬后,送葬队伍需要从另一条路返回来。

这么做,也是避免逝者跟着回来。

其实这些都没有什么依据,只是农村的一种传统观念罢了。

虽说如此,入乡随俗,大家如果参与送葬,还是尊重对方的民俗文化为好。

农村老话说得好,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!

二、烧回头纸

有的地方把烧回头纸称为“烧倒身纸”,叫法不同,细节上也有所不同。

比如烧回头纸,说的是出殡结束后,逝者已经下葬完了,然后逝者的直系孝子要一个人回到坟地给逝者烧纸钱,说说话,这个过程叫烧回头纸。

而有的地方说的烧倒身纸,听起来挺像的,但有些不同。

烧倒身纸是在为逝者擦洗遗体,换好寿衣后,把遗体停放好,家属嚎啕大哭,此时就需要烧纸钱,这就是倒身纸,也叫“下炕纸”。

这在翼城一带则叫“奠魂纸”,沁县等地区,是在逝者去世的傍晚烧纸,当地叫“烧黄昏纸”。

其实都是在告诉逝者,暗示其已经去世,做好去往另一个世界的准备。

而在五寨一代,是在逝者弥留之际,还没完全去世的时候,要烧纸,当地就称为“烧回头纸”,说是借此让地官看到自己的诚意,放弥留者一程,让其重回。

如果烧纸过后,弥留者依然不见好转,甚至渐渐没了气息,家人才会嚎啕大哭起来,称为“嚎丧”。

这也可以看做是家属不希望逝者就这么去了,做的最后的挣扎。

但对于弥留者,哪怕烧完纸真的好一点了,但也大多是回光返照,最终还是要去的。

只是家人这么做了,也算是一种对逝者的不舍和尊重,以及孝道。

能看到,很多地方的丧葬礼仪里,都有烧纸这个事情。

只是烧纸的时间段不一样,但说法都有点大致相似,都表达对逝者一种尊重与不舍。

人活一辈子,都要到离开这个世界,而人们繁衍的目的,一方面是为了这个大家族能一直传承下去,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自己离开这个世界时,有人送自己,能走的体面。

所以表面看这些农俗理解繁杂,却代表的,是最初的民间礼仪。

那么此外大家还知道哪些类似习俗或规矩呢?欢迎留言交流吧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88 红星游戏活动中心-最新网游动态礼包放送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